现将2025年5月1日至31日公布施行的法规政策综述如下: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条例》是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部综合性、基础性党内法规,对于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一是要严格落实带头过紧日子要求。加强党政机关经费使用管理,完善政府采购监管办法,优化政府投资方向和结构,从严从紧管理党政机关国内差旅活动、因公临时出国(境)活动、公务接待活动、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二是要切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政策措施、决定重大事项都要力戒大手大脚、寅吃卯粮,要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抓改革、促发展、干实事上,确保党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地见效。三是要狠刹铺张浪费歪风邪气。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政府采购、公务活动、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等节约规定,严禁超标准采购或者购置奢华物资设备,严禁超标准公务接待,严禁超标准建设或者豪华装修接待场所和办公用房,严禁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坚决防止在节庆展会论坛、运动会、赛会等活动中互相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坚决防治和纠正政务服务中的“面子工程”。四是要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应当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上走在前、作表率。
二、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
《意见》共8个部分、19条具体举措,重点包括: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领导国有企业的制度机制、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二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产权结构,鼓励民营企业构建简明、清晰、可穿透的股权结构;支持民营企业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规范组建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三是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强化战略管理,引导企业基于战略导向厘清主责主业;强化内部管理,推动集团总部指导所属企业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和关联交易管理;鼓励企业设立独立的内控、法务机构,提升管理效率;鼓励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合理控制管理层级、法人层级,推动数字化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四是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打造创新型企业组织形式;鼓励企业创新创业,完善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机制,完善开放型的企业人才制度;健全创新导向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注重中长期价值创造。五是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体系,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体系。支持企业在绿色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等事业中积极贡献力量;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商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推动完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六是优化企业综合监管和服务体系,健全企业综合监管体系,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完善涉企支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机制。支持企业完善高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制度。
三、商务部、发展改革委、供销合作总社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供销社企业等经营主体作用 加快推进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通知》
《通知》提出,一是加强城乡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参与以社区回收点、街道中转站、区县分拣中心为支撑的全链条三级回收体系建设,鼓励基层供销合作社整合闲置土地、厂房等资源,布局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标准研究制定力度,加快建成一批标准化、规范化、绿色化回收站点、中转站和分拣中心。二是推动“两网融合”,逐步建立供销合作社回收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的“两网融合”体系,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三是创新再生资源回收模式,鼓励包括供销合作社回收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与家电家具销售企业对接开展“换新+回收”业务,提供废旧家电家具入户拆卸、回收,新产品配送、安装等服务。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发再生资源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丰富信息交互、在线交易等功能。四是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能力,支持包括供销合作社回收利用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以“无废城市”建设为重点,推进废弃物资源化、高值化利用项目建设,发展废金属、废塑料、废纸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产业。
四、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计划》(商流通函〔2025〕56号)聚焦5大重点领域,“一业一策”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一是提升农业供应链组织水平,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二是促进制造业供应链智能发展,协同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专项行动;三是增强批发业供应链集成能力,为上下游客户和产业集群提供原料采购、仓储物流、产品营销、供应链金融、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综合服务;四是优化零售业供应链供给水平,支持零售企业采用数智技术整合全渠道信息,加快消费端信息向品牌商、制造商的反馈速度,引导开展“个性定制+柔性生产”,优化商品供给水平;五是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促进物流与产业、贸易、消费融合发展,推广智能立体仓库、自动导引车、无人配送车等设施设备,支持贸港航一体化发展。
五、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等8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
《措施》(金发〔2025〕21号)针对8个方面,提出23项工作措施,重点包括:一是增加融资供给。做深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向消费等重点领域倾斜对接帮扶资源。加大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法人类贷款、民营类贷款投放。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实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二是降低综合融资成本。降低贷款附加费用,指导银行清理违规收费。坚决整治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三是提高融资效率。稳妥发展线上贷款,提高线下贷款办理效率。四是提高支持精准性。加强对重点领域企业的金融支持,对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五是强化风险管理。修订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制定差异化标准,简化分类方法。引导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倾斜核销空间和资源。
六、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
《办法》(公安部令第19号)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人脸信息的,应当取得个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的单独同意。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人脸信息的,个人有权撤回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二是针对“强制刷脸”,规定存在其他非人脸识别技术方式的,不得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唯一验证方式。处理残疾人、老年人人脸信息时,必须符合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规定。三是在公共场所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宾馆客房、公共浴室、公共更衣室、公共卫生间等公共场所中的私密空间,内部安装人脸识别设备。
七、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条例》(国务院令第807号)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的主要亮点包括:一是在提高保护水平方面,细化、扩展品种权权利内容,对实施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作出安排,明确国家分步实施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权利归属约定优先;延长品种权保护期限,将木本、藤本植物的保护期限由20年延长到25年,其他植物由15年延长到20年。二是在严格品种权授予条件方面,规定对违反法律,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生态环境的植物新品种,不授予品种权;除销售、推广行为丧失新颖性外,经省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依据播种面积确认已经形成事实扩散的,以及农作物品种已审定或者登记2年以上未申请植物新品种权的,视为已丧失新颖性;加强对授权品种的名称管理。三是在完善品种权申请、授权程序方面,缩短初步审查期限,将品种权初步审查期限由6个月修改为3个月,情况复杂的可以延长3个月;增加权利恢复制度,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而延误本条例规定或者国务院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指定的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的,可以向主管部门说明理由,请求恢复其权利。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