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不断创新服务方式 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效能

发布时间:2024-12-03  所属栏目:各地动态  点击次数:92  返回上页

近年来,荆门市供销系统积极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服务面积不断扩大。聚焦“耕、种、防、收”环节,成功探索“农服降价、农田种满、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服务模式,打响“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为农民打工”品牌。2023年全市供销系统承接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22.5万亩,争取中央项目资金1490万元,2024年提高到25.15万亩,争取资金1870万元。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实施土地全托管服务面积达169.3万亩,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总量达852.3万亩次。

服务模式持续创新全市供销系统探索出整村推进、整区推进等服务模式,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沙洋县、钟祥市供销社采取通过“基层社+村委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在75个村整村推进全托管服务,实现服务规模化、管理规范化,有效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掇刀区供销社采取整区推进模式,协调4家服务主体开展服务作业,借助北斗平台高效合理地进行资源调度,实现服务精准高效。

合作机制不断深化。东宝区、钟祥市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与村“两委”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展开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钟祥市供销社在成立专业农服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由市供销社资产公司控股51%的8家乡镇农服公司,构建起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钟祥市贺集乡供销社推出“供销社优惠券”模式,村民仅需加入供销社便可获得优惠券,用以购买农资和享受服务,从中直接获益。

共赢局面日益巩固。通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破解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难题,减轻农民生产负担,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增产增收;村集体通过组织开展农业社会服务服务,实现收入增长,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吸引1233名农民新加入到供销社,基层社得到发展壮大。

来源:荆门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