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以来,通城县供销社全面部署,对标对表中发11号文件,按照通城县委、县政府2016年下发的《通城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任务清单》逐条落实,扎实推进综合改革,补齐自身短板。
一、加强“两社”建设,补齐基层组织体系不健全短板
乡镇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联系农民、服务农业的桥头堡。近几年来,县供销社认真实施培育壮大工程。一是按照“四有”标准做实基层社。立足“新建恢复一批、改造升级一批、做大做强一批”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基层社建设。提升了麦市、石南、九岭、关刀等4个基层社建设,以社有企业帮助恢复重建了五里、塘湖、北港等4家基层社,全县11个乡镇目前已建成10家基层供销社。二是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社。近几年,全县供销系统以领办、创办、协办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创办了八燕、普雄养鸡专业合作社、龙门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胜意养殖专业合作社等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创建了国家级专业合作社6家,国家级基层标杆社6家,省级基层示范社6家。三是提升改造村级综合服务社。以马港镇“彭塅村基层社”为试点,升级改造了136个村级综合服务社。
二、推动实施惠农工程,补齐“为农服务”体系不畅短板
以社有企业、基层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积极推动全系统资源整合,构建供销合作社覆盖县、乡、村的流通体系,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我社领办了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吸纳北港、石南、大坪三个乡镇社员515人,注册资金350万元,固定资产381.24万元,农民从业人员682人,农田作业能力达16.5万亩,托管土地面积达9900亩。通过开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统一品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加工等服务,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同时,抢抓通城县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机遇,对湖北幕阜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电商平台升级改造,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不断完善,农村物流体系进一步健全,每年组织两期电商培训班,培训各类专业人才2000人次,邀请中药材种植、电商业务方面专家授课,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管理人员业务水平。2020年县供销社在全国供销总社“832”平台和市社“扶贫馆”推介上线通城农副产品110个。做好电商扶贫和推进消费扶贫。
三、健全“三会”制度,补齐治理体系不完善短板
一是成立“监事会”。中央有关文件下发后,县供销社请示县委同意,增设了监事会,配齐了工作人员。二是完善“三会制度”。根据《章程》要求,县供销社于2020年10月30日顺利召开了通城县供销合作社第五次社员代表大会,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完善了县供销社“三会制度”,健全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体系。三是规范制度管理。2019年,我社统一印制了《通城县供销社工作制度汇编》,汇集13个制度,全系统上岗人员人手一册,达到以制度管人管事。同时开展全系统审计,聘请第三方审计服务公司对全系统二级单位2014年—2018年财务、业务进行全面审计,强化了监督管理。
四、招录各类人才 补齐人才筹备不足的短板
县供销社由于历史原因,面临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现象,严重制约供销社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一方面向上级报告,引进“三支一扶”人员。2019年招录了2名,2020年招录了1名大学生,充实队伍。计划2021年继续招录2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另一方面加大系统干部职工培训力度,每年组织二级单位中青年行管人员进行轮岗培训学习,从中择优录取。近几年,调整了二级单位管理岗位8人,同时通过企业招聘或其他方式广泛吸纳专业人员,重点招聘现代经营管理电商、财务方面人才,培养一支优秀的现代型管理队伍。
五、加大项目建设 补齐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动力不足的短板
项目建设是供销社发展壮大的前提,是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动力。一是抓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县垃圾回收利用处理工作。2018年投资600万元建成了再生资源回收中心,新上了两条废旧金属分拣生产线,投入10万元建立了再生资源回收微信公众号,逐步实现了再生资源市场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管理。2020年县供销社引进社会资本,在五里镇租地35亩,合作创建通城县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中心。目前,主体工程全面竣工,年内可实现正式投产运营。二是建设农村应急物资储备中心。2020年疫情期间,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立即成立“通城县农村生活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利用“湖北宏锦果蔬有限公司”设施,开展全县疫情严防时期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的配送。共计销售各类生活必需品7000余吨,满足了全县居民居家隔离期间生活需求。三是推进中药材提取加工项目。今年以来,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助推我县“绿色兴起,中药中兴”战略。县供销社谋划“立好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材提取加工”项目建设,已在县发改局备案,计划在大坪乡中医药产业园征地35亩,主要从事中药材提取药液制成中药饮片,解决药农产后销售后顾之忧,带动当地农户共同致富。
六、加大信息宣传力度,补齐供销社会形象弱化的短板
县供销社由于企业改制,受市场经济影响,业务萎缩,人员精神不振,社会影响力也每况愈下。近几年来,县供销社采取各种办法,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成立宣传领导小组和信息报送工作专班,专人负责。二是积极开展社情民意信息报送,近几年相继在《咸宁日报》和《湖北合作经济》等报刊杂志发表有关通城供销社改革文章,2019年通城被省供销社评为信息报送先进单位。三是开展“供销背篓”精神、“扁担精神”演讲比赛宣传供销精神,树立供销形象。目前,县供销社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改变了以前默默无为,被边缘化的现象。
来源:通城县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