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同心同向同发力 “AB”角色互促进

发布时间:2020-05-15  所属栏目:各地动态  点击次数:2606  返回上页

——襄阳市供销社持续深化“双报到”工作

襄阳市供销社在前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基础上,持续深化“双报到”工作,以社区需求为根本,以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为立足,以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为目标,与社区“两委”深度融合,实施同频共振,催生“化学反应”。

一、以“双报到”工作强化“AB”角色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一是深入调研谋方案。4月主动与社区“两委”对接,分析研判社区2020年度重点工作和阶段性工作2次,在与社区充分沟通后,研究制定了《市供销社关于持续深化“双报到”工作的实施方案》。二是组织体系重延伸。发挥供销社“双报到”党支部的组织作用,积极选配党小组长和党员中心户,把“双报到”党组织延伸覆盖到单位生活区和楼栋,实现“双报到”党员全部纳入“双报到”党组织管理,做实党支部“最小作战单元”,不断汇聚工作合力,提升工作实效。三是条块融合聚力量。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打破“条块分割”模式,把资源、管理、服务放到基层,让“条”的力量融进“块”。今年将重点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爱国卫生运动、残疾儿童“微心愿”、残疾儿童互助行等活动中积极行动。

二、以“双报到”工作推动“AB”角色相向而行,同向发力。一是活动载体抓特色。市供销社针对旭东路社区“阳光家园”60多名残障儿童,组织机关党员志愿者开展了“1+1”结对帮扶,引导鼓励他们自强不息,阳光面对生活。同时,注重物质帮助与精神关爱相结合,丰富活动载体,针对特殊群体更加需要社会认同,更加需要社会交流的现实情况,开展互动活动。二是服务精准讲奉献。精准掌握每名党员的兴趣特长和服务意愿,建立“资源清单”和“服务清单”,收集汇总可共享资源17类,可提供服务23项,将“群众所需”和“党员所能”结合起来,在政策宣传、爱心捐献、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等对接服务中,创建了市供销社旭东路社区志愿服务队微信群,明确市供销社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作为联络员,每月与社区对接联系。三是疫情防控抓常态。疫情发生期间,市供销社机关支部22名在襄党员在8个社区,累计参加疫情防控447人次,绝大多数机关党员既参加单位联系点社区,又同时参加居住地社区联防联控,并获得两地社区的高度评价,市供销社党组成员、副主任张锋同志获得单位联系点社区党委授予“优秀临时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多名党员被社区授予“双报到”先进个人称号。在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按照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继续做好日常管理、防疫宣传、卫生保洁等,不到疫情防控全面胜利,绝不收兵,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后半篇文章。

三、以“双报到”工作促进“AB”角色淬炼干部,磨砺作风。一是注重实践提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机关年轻干部做群众工作、处理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4月份,市供销社专门制定了《2020年市供销社推进年轻干部成长计划实施方案》,激发年轻干部把一线历练作为主阵地,突出在一线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时间锻炼。5月,邀请樊城区部分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委书记开展疫情防控专项事迹报告会,以身边典型、社区视角、基层工作为镜,激励机关党员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甘于奉献。二是选拔干部重实干。将“双报到”工作与干部选任、评先表优工作相结合,在“疫”前考察识别干部,对机关工作能力强、实绩突出的7名干部,分别进行了职务职级的晋升,3名中层干部进行了岗位交流。对2名同志年度考核评为优秀等次,对5名同志疫情防控专项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三是制度建设鼓干劲。制定《市供销社“欢乐勋章”积分制暂行办法》,实施台账登记,推行量化管理,开展季度晾晒,着力提升管理的精度和实效。根据服务内容设置基础分值,并根据服务时长、特殊时段等进行奖励加分,体现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形成正向激励体系。持续巩固疫情防控阻击战激发的党员干部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战斗精神,激励机关党员干部把深入一线、担当奉献作为终身课题,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来源:襄阳市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