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下午,湖北《黄石日报》公众号发出的《40万枚鸡蛋 滚烫的爱心》介绍了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捐赠的40万枚鸡蛋,已平安运达黄石邮政物流仓储中心。黄石人民好评如潮。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苏禽蛋第一镇——东台市许河镇人民的一颗爱心传到了,心安了。
湖北黄石的市名对于许河镇人民来说,早已耳熟能详。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期间,时任黄石市财政局长的崔放鸣(许河镇芦河村人)每次回老家探亲,都被学校请去讲红色革命史,至今还有多位当年听讲的学生、现已退休的老干部,对崔老当年讲湖北人民为建国付出的巨大牺牲、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记忆犹新。1979年,出生于许河镇的又一位文化名人——崔左夫,从军队转业到黄石落户。他是著名的军旅作家,因1955年跟随的老首长彭柏山被《人民日报》点名公布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分子受到牵连,文革中又被批判。有幸转黄石市后的当年12月8日,《解放军报》公开登载文章为他被批判的《钱塘风雨》一文平反,随后又于1987年,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了他的30万字的《血染着的姓名》;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片《情系阳澄湖》;建军75周年之际,第五部著作《铁军风采》又在黄石面世。上海东方电视台邀请他本人回沙家浜原部队,拍摄了《沙家浜的首位宣传者》,此片于2002年八一建军节在全国播映。黄石市推举他为市首届文化名人,担任作协名誉主席。崔于2007年逝世时,时任黄石市市委书记、市长、市宣传部长等都亲赠花圈缅怀;逝世后,家乡许河镇文化站为其举办了文化名人陈列室,专题介绍了崔左夫晚年在黄石受到该市人民及党政领导关怀的点点滴滴。陈列室多次迎来许河镇多校师生和镇、村组干部,5000多人次参观、学习。此次湖北疫情发生后,党和国家划定黄石为江苏对口援助市,许河人民倍感亲切。许河镇党政部门立即组织宣传发动,通过“和谐许河”官方公众号和各村高音喇叭全天广播,宣传防控疫情的全局重要性、宣传灾区人民生活保障的紧迫需求。
许河镇是禽蛋大镇,其自育自繁的“花凤鸡蛋”享誉全省,多次被推荐摆上全国“两会”的餐桌。镇丁河村老书记周伯雨一次与新任书记崔一平随谈时说道:“我看到电视里报道的新型冠状肺炎,被治愈出院的患者多数都是自身素质好,免疫力功能强的。灾区人民无论是否患病都需要保障生活供给,确保身体健康才能扛得住病毒。禽蛋大镇要捐上一大批鸡蛋才好。” 说干就干,他们立即联系本村的宗林禽蛋公司负责人,通过吴宗林向全群养鸡大户发微信,倡导为黄石市对口疫情灾区人民做奉献。老书记周伯雨自己没有养鸡,率先捐款3800元以款兑蛋。何承龙、何玉峰、何雷棚等养鸡大户积极响应、带头行动。仅半天,没有要求,没有敦促,没有劝导,来自许河镇丁河、西灶、高中、四苍等村的100多家养鸡户争先恐后,你25箱、他20箱,大家冒雨装车,1100箱40多万枚许河特产“花凤鸡蛋”于 11日午后装载完毕。镇党委、镇政府特安排纪检书记王涛、人武部长何继根跟车赴送至湖北黄石。
撰稿人:丁泓月 王朝生
来源:黄石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