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情资讯 > 黄石要闻

政策“组合拳”让营商环境温润如春

发布时间:2018-12-12  所属栏目:黄石要闻  点击次数:2192  返回上页

      这个初冬,一份《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夹裹着浓浓暖意而来,为黄石的企业家们带来了一阵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在《意见》六十条中,简化企业开办注销程序的条款依然引人注目。

      11月26日下午,在位于开发区的黄石市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分中心工商窗口前,湖北川冶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清波拿到还热乎乎的营业执照,既开心又意外。

      当天上午他才递送的材料,本来想着就算现在提速了,个把星期应该还是要的吧,没成想由于资料齐全,手续办得飞快,下午他就拿到了泛着油墨香的营业执照。

      这正是《意见》中提及的登记注册便利化,新开办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四个环节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

      速度快还只是一方面,实用性强才是核心。叶清波没有意识到的是,他手中的营业执照是“三十七证合一”营业执照,在“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一次采集、一档管理、共享使用”的原则下,未来企业在很多方面都能畅通无阻,“一照一码”走天下变成了现实。

      “2014年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启动,全国上下大刀阔斧简政放权,在这股改革大潮中,工商部门始终站在改革前线,规定动作提前部署,自选动作先行先试。”市工商副局长邱胜潮表示,如何立足职能为市场主体服务,是近年来全市工商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

于是,黄石健全完善普通注销登记制度与简易注销登记制度相互补充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试行“银行代办”,联合工行、建行、农行、兴业4家银行,设立代办网点16个;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人独资企业“同城通办”“同县通办”,合伙企业、内资有限公司“局所通办”,内资股份公司委托受理、远程核准,实现“市县通办”。

      备受瞩目的“多证合一”改革,黄石自2015年便开始试行,从探索性的“三证联办”到“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二十九证合一”“三十七证合一”,三年五变的背后是黄石服务企业坚定不移的决心。

      少有人知的是,如今黄石已经习以为常的“三十七证合一”,是我市在全省“三十六证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扩容,推进各类证照“应合尽合”的结果。

      与此同时,黄石工商依然没有放弃先行先试的“传统”,今年以来除了配合市编办等部门合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还积极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广泛宣传、应用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手机APP等,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应用。

      在服务举措上做“加法”,在开办企业流程和时间上做“减法”。今年10月1日,《关于改进和完善行政审批服务制度进一步压缩企业办照时间的通知》出台,进一步明确企业开办流程环节精简至工商登记等4个环节,在全省率先将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3个工作日。

      同时,市企业项目审批中心工商窗口全面落实一次办结、限时办结、一次告知、延时服务、容缺受理登记、绿色通道等九项服务机制,全面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优化窗口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在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市场准入门槛一降再降,营商环境温润如春。截至10月底,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03101户,实有注册资本2674.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9%、18.98%。其中,全市私营企业实有户数达41781户,注册资金达1543.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8%、18.33%。(张谨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