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咸宁市供销社总结推广“315”生态养鸡模式,统筹各方资源,给嘉鱼县、通山县33个村、663个贫困户赠送鸡舍676个、鸡苗3.4万只,大力推广扶贫养鸡产业,其中嘉鱼阴山、港南、观音寺、虎山、舒桥等村初显成效。预计两县养鸡贫困户全年可实现收入331万元,600余户脱贫。
1、总结经验,形成生态养鸡新模式。传统喂养土鸡一群鸡在500只以上,密度较大,鸡舍内环境差,且周边虫草无法满足需求,鸡的存活率和鸡蛋质量不高,导致土鸡喂养效益不高甚至亏本。“315”养鸡模式(即“一个鸡舍”、“一亩地”、“一年喂养50只鸡)是根据多年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通过控制鸡群的密度,以保证鸡蛋的原生态和品质,具有规模小、成本低、品质优、效益高的特点。鸡舍悬空设计,便于鸡粪回收利用,且减少各种疾病的感染和传播;鸡舍方便迁移,可统筹利用山地、林地等多方面资源,控制林下杂草和虫害,有效的保护生态平衡。
2、多方联动,提供产销四包新服务。由供销社牵头,涉农部门、驻村单位、村两委多方协作推动项目落实,供销社、电商公司、合作社、农户四方签订养鸡合作协议。一是包投入。帮助贫困户每户筹措资金2200元,用于购置鸡舍、鸡苗、防疫等,其中,惠农政策出资1500元,包保干部出资500元,贫困户出资200元。二是包鸡苗。精选湖北地区标准的土鸡江汉鸡苗(绿壳蛋型),以占地面积60亩鸡苗扶贫示范基地和育苗规模2万只/批次育雏基地为依托,通过全自动育雏设备和专业的疫苗队伍(青岛易邦疫苗队)培育,每年可为400户养殖户提供优质鸡苗。三是包技术。合作社与专家全程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提供一对一全程化专业服务,为贫困户挑选优质鸡苗,定期为配送配合好的饲料,解决养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是包销售。合作社成立专业的销售团队为养殖户解决销售问题,保底保价回收土鸡和土鸡蛋,其中,回收价保底价土鸡蛋0.8元/枚,鸡18元/斤(市场价鸡蛋1.5元/枚,鸡25元/斤)。
3、促进合作,延伸养鸡产业新链条。推动养鸡与农庄、果园、水产养殖等产业合作,形成农庄里的剩饭喂鸡,土鸡卖给消费者;鸡吃草、虫以及掉落的烂果,鸡粪用于施肥或喂鱼喂虾的循环养殖。养鸡户不仅可以自产自销,还可以由合作社统购统销。目前嘉鱼县林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经与近700户农户合作,组织土鸡蛋参加武汉等地农产品展会,实现年销售鲜土鸡蛋400余万枚。着力探索以互联网+农业为依托,健全鸡、鸡蛋产销衔接机制,延长“315”养鸡模式产业链,注册专有品牌,提升附加值。力争两年内吸纳1万户贫困户加入“315”养鸡模式,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咸宁市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