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情资讯 > 黄石要闻

19家工业企业获赠亿元“红包”

发布时间:2017-03-21  所属栏目:黄石要闻  点击次数:2164  返回上页

      20日,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刚刚结束的全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中,我市有19家企业成功实现电力直接交易,成交电量38.29亿千瓦时,电量成交率为80.87%,这两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三,预计全年可直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亿元左右。

  据悉,今年参加直购电的19家企业平均交易电价为0.3735元/千瓦时,平均降低用电成本0.0261元/千瓦时。

  “可别小看这2分多钱!”大冶市宏泰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光明给记者算账:今年他们购买了5600万千瓦时的直供电,可节约成本近200万元。

  电力直接交易,是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通过电网企业的输配电网自主协商电量、电价的市场行为。我省于2014年启动“直购电”改革,此次全省参与“直购电”的187家企业中,新冶钢以13.45亿千瓦时的成交量成为最大客户。

  市经信委副主任胡建华介绍说,今年我省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工作后,市经信委迅速部署安排,并联合国网黄石供电公司积极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申报。今年全市共有29家企业获得电力直接交易资格,较上年净增11家;其中,19家企业成功实现交易,较上年净增1家。在年度交易电量与去年基本相当、交易企业却激增一倍的前提下,黄石成交电量仅比去年减少3.076亿千瓦时,占全省交易电量的12.69%。

  “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企业电力降成本受益空间大幅减少。”胡建华说,由于省物价局连续两次下调大工业电价,再加上电煤价格一路上涨、发电成本上升,造成电厂出价提高,以及中央设立的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承担者由发电企业变成用电企业等原因,导致今年优惠幅度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尽管优惠幅度减少,但是黄石工业企业仍有潜力可挖。29家获得电力直接交易资格的企业,仅占全市769家规上工业企业的3.77%,抢得更大的“红包”指日可待。

  “这么好的政策,我们有信心把企业发展得更好。”湖北远大富驰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先胜说,今年他们通过直购电购买的5000万千瓦时电量,不仅为企业节约近200万元的用电成本,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生产组织、安全管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增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信心。今年1—2月,远大富驰产值同比增长超过20%。

  记者了解到,2014年以来,我市已通过直购电模式,累计为工业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超过4.6亿元。(易木生)



[来源: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