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下午,参加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来自全市各个阶层的代表们,踊跃建言献策,充分表达市民的意愿和呼声。同日下午,出席政协黄石市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等进行了分组讨论,各小组讨论现场气氛活跃,大家纷纷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踊跃发言,并就科技创新、扩大就业、精准扶贫等热点议题积极建言献策。
“报告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扎实具体。”“报告展示了许多‘高大上’内容,让黄石创新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跃然眼前。”“打造宜居运动新城,黄石人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健康”……代表们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代表们纷纷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亮点频闪,回顾这五年的跨越转型激情澎湃,展望创新转型豪情满怀,报告内容立足黄石现有资源,着眼于黄石制造、现代服务业、精准扶贫、城镇化建设等领域,内容既充实又务实,令人倍感振奋。
谈问题、找对策、提建议、话发展。代表们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老百姓高度关心的话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市人大代表李亮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要加大对老年人群的关注,黄石目前老年公寓严重不足,应鼓励兴建老年公寓,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市人大代表黄荆国建议,要向周边城市学习,强化改善交通道路建设,打通省际通道,和鄂州、武汉全面对接,同时构建黄石全域综合交通体系,让城乡完全融合,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区位互补,错位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四个打造’与黄石的工业基础、文化积淀、地理位置高度切合,令人振奋。”政协委员刘红日、董昌金等认为,2016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仅110件,无法满足黄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建议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增加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鼓励校企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扶持我市物创光电产业孵化基地,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政协委员涂俊铭对就业问题表示了关注。“2016年,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2017年,我们应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这说明,当前我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同时,他建议政府部门加快打造“产业公地”,共同为一系列的产业成长和技术创新提供基础,实现各个主体之间的共融共生。
“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体委员都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保持耐心、树立雄心,持之以恒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进程。”政协委员陈雪梅建议,2017年,我市要大力开展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确保每个有脱贫能力的贫困户有1个科技明白人指导,掌握1—2项实用技术。同时,加快发展新经济,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争取完成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徐洁 王璐)
[来源: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