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潜江市社积极创新社会服务机制夯实为农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5-11-13  所属栏目:各地动态  点击次数:4514  返回上页

  2015年,潜江市社以基层社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为主攻方向,不断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努力构建为农服务有效平台。
  一、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精心打造示范基层社。高石碑供销社曾经被授予全省十佳基层社的光荣称号,之后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设3个日用品超市、2个农资超市和1个农资配送中心。该示范社全年销售和利润额分别占15个基层社总额的20%和25%,2013年湖北电视台专门报道了该社的先进事迹,2014年新华社记者还到该社进行了专题采访。二是着力改造提升基层社。利用基层社优良资产,通过开放办社、外引内联等方式进行升级改造。2014年融资800多万元,完成了对浩口、老新、徐李等3个基层社经营门店的改造升级。共新建超市6个,新增营业面积6000多平方米,改造营业面积2万多平方米,新增销售2000多万元。三是不断创新发展基层社。2014年,按照合作制的原则和供销社《章程》,对积玉口合作社进行了改造重组,重新成立了社理事会,吸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基层社理事会副主任。通过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对该社进行改造,使一个“空壳社”重新焕发生机。与此同时,按照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基层社综合业绩考核办法》、《所属企业实行绩效工资的实施方案》、《市供销社会计核算中心管理方法》等多项改革文件。特别是在选好配强基层社一把手和加强后备干部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市人才交流中心合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8名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基层社班子。通过对基层社实施全面改造,截至2014年底,全市基层社覆盖率达100%;基层社“四有”目标达70%以上;基层社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占全系统比例大幅度提升。
  二、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取得新发展。一是拓展服务功能。对村级综合服务社承接农村金融服务、参与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升级网上便民服务平台、推进各部门联合共建等工作进行积极探索。与建设银行合作建设裕龙卡6个网点,经营额度达1300万元。二是实施提档升级。在近几年新建和改建的村级综合服务社中,努力达到“四有”的建设标准。2014年与省裕农公司合作,开展商务信息化建设,为16家新建、改建村级综合服务社安装了电子商务平台,推行“一站式”缴费软件。开展便民服务。投入资金24万元,在高石碑、张金、老新等地,依托村级综合服务社农资店新建了4家新型庄稼医院,为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带来了便捷,成为了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又一亮点。三是推广供销标识。按照省社要求,结合新型庄稼医院标识牌设计式样,又制作了村级综合服务社与新型庄稼医院两块牌子于一体的永久固定式标识牌,得到了农民朋友和经营业主的广泛认可。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社235家,占全市345个行政村的68%,同时农资、日用品和烟花爆竹等商品配送率大幅度提升,基本形成了市、镇、村三级经营服务网络体系。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再上新台阶。按照合作制原则和开放办社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创办、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是产销联结型。入股的原野蔬菜专业合作社,按照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促进产品专业化和规模化。2014年收购各类蔬菜2万多吨,助农增收300多万元,向农民社员返利150万元,产品远销武汉、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及日本、韩国等国家,深受消费者好评。二是引导带动型。九头牛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是由积玉口合作社创办,目前有入社社员116户,拥有各种农机具80余台,农机作业设备总值达1000多万元。作业范围遍及周边地区。2014年作业面积4万余亩,助农增收900多万元。专业合作社在提供优质化机械作业的同时,还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2014年仅化肥一项销售量就达2400吨。三是品牌经营型。领办、创办的专业合作社根据产业化优势,塑造了农产品品牌。目前,已注册“碧翡”蔬菜、“小二黑”西瓜、“白鹭湖”莲藕、“宁山”肉鸡等品牌,享誉省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其中原野蔬菜专业合作社被全国总社选入“千社千品”富农工程。截至目前,共领办和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9家,入社农户1300多户,带动农户1万多户,参与土地流转3000多亩。(潜江市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