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班时,杭州路堵得太厉害了,车龙最长有四五百米。”市民郑先生因为害怕堵车,每天从团城山下班总是不惜舍近求远,绕行大泉路、湖滨大道后再回到位于市中心的家,回到居住的小区更大的麻烦来了,由于是比较老旧的居民区根本没有停车场和停车位,每天都要和其他车主“斗智斗勇”,上演“抢车位”大战。
数据显示,我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已达到每平方公里2-3万人,超出规划控制指标1至2倍。“道路拥堵不堪、城区停车难”是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难以回避的“城市病”,黄石亦是如此。近几年,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机动车的保有量迅速增长,达到28.7万台。与此同时,我市加快建设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步伐不断迈进,我市停车设施供给不足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中心城区停车泊位缺口较大,分布不均,且挪作他用利用率低的现象较为普遍。中心城区“乘车难、停车难、行车难”十分突出。
为推进我市“三难”问题的有效解决,根据今年市政协工作要点安排,从6月初开始,围绕“切实解决乘车难、停车难、行车难问题,打造交通畅通城市”课题,市政协联合各党派、界别,由各位主席带队,分成四个专题调研组,分别从城市功能规划、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管理体系、完善“三难”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等方面,深入到全市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研。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目前中心城区需公共停车泊位1万个,泊位缺口近半。加上停车管理滞后等原因,导致乱停现象严重,部分繁华路段高峰时间占道停车面积比为70%—80%,而有的地下停车场空置率高达80%,呈现地上地下停车冰火两重天的窘境。
为此,市政协围绕停车难问题开展问政建言座谈会,市公安局、发改委、规划局、城管局、物价局等部门负责人,部分政协委员和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协商停车难题。会上,市政协以问题为导向,从调控供给侧角度,调研专题组开出缓解主城停车难的“良方”,提出了“对道路以及公园、广场、绿地等设施的地下空间,机关、学校、医院、商场等单位的自由用地以及居民住宅区加以改造,尽可能增加停车场和停车泊位;立足实情,引导错峰停车,实现资源多重利用;统筹规划停车场,挖潜改造,采取增加空间布局、兴建智能停车场等措施增加停车位;强化管理,建立停车共享机制,严控主干道临时停车,促进交通顺畅;因地制宜在非主干道上设置停车位”等具有真知灼见的建议,为相关部门解决这项顽疾提供思路和参考,对推动缓解停车难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经过一系列的问政建言,专题协商,副市长余平辉表示,市政府将认真研究和吸纳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找出“停车难”症结所在,实现“道路畅通,停车方便”这一目标。(殷婷)
[来源:黄石日报]
- 上一篇:落实责任加强公共消防建设
- 下一篇:黄阳公路计划明年五一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