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市经信委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工业经济情况,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比年计划7%超1.2个百分点,增速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
随着“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工业绿色发展成为黄石工业经济的“主色调”,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从市经信委公布的数据看,上半年,我市轻工业增速比重工业高2.5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医药与医疗机械等新兴产业实现了大幅增长。八大主导产业中,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建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5个产业继续保持增长。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抓工业、抓发展,成效明显。1—2月规上工业完成产值273.39亿元,3—6月分别完成产值152.69亿元、155.14亿元、156.41元和177.93亿元,产值逐月提升。上半年工业用电42.55亿度,增长6.01%,增速高于全省3.25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双千’活动起到了关键作用。”市经信委主任张焕明说,自3月16日全市开展以“五抓一促”为主题的“双千”活动以来,各县(市)区及市直部门集中解决企业融资、办证、用工、市场开拓、科技创新、降成本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全力扶持企业发展,加快工业绿色转型。市县两级共成立服务专班336个,挂点服务新兴产业6个、企业(项目)736个。目前,已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639个,一批困扰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除了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我市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振兴黄石制造加快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从新上重大项目建设、现有企业技术改造、互联网+、两化融合等11个方面,对工业企业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市财政上半年已发放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
“没有这‘扶一把’,企业复产不会这么快。”中铝华中铜业副总经理李彪对政府在关键时候的资金扶持感激万分。有此同感的还有武汉重冶大冶分公司、山力兴冶薄板、晟祥铜业等一批重点企业。通过政府和市场之手,这些企业被盘活。其中仅上述4家企业上半年就实现产值64.22亿元,同比增长2.48倍,拉动全市工业增长4个百分点。
同时,各级各部门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支持项目资金、缓解用工难和融资难、融资贵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直接保障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需要。
据统计,推行直供电,取消预收电费,今年我市共为17家企业争取直供电40.5亿度,直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近3亿元;落实降低社会保险基数和费率的优惠政策,今年全市预计减征失业保险费4800万元,惠及3800多家企业;市国资公司共为80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9亿元,为企业节省过桥成本1000多万元;大冶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扶持企业发展的意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每一条政策、每一件举措,都是市委、市政府服务企业的决心和担当。”张焕明表示,尽管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我们的企业和相关部门坚定信心、保持耐心、树立雄心,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坚决打赢工业增长保卫战,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大灾之年全市经济稳增长当主力、挑大梁、作贡献。(易木生)
[来源: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