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我们身后就是核心区”
12日,连续四轮强降雨后的第五个大晴天,最高气温飙升至34℃。
中午11点,就近设在滨湖大道路基上的大冶湖核心区防汛抢险指挥部,完全暴露在太阳直射之下。温度计显示,简易帐篷内的气温40℃,并继续快速攀升。对讲机里传出一则通知:十五分钟内,当班的指挥部成员全部到指挥部集中。
刚刚从市防指会议赶回的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大冶湖核心区防汛抢险指挥部指挥长孔凡新,正在传达最新的汛情信息和防汛部署方案,现场的指挥部成员个个屏气凝神。
“加快速度,尽早完成加固核心区周边湖堤的任务;按照‘宁多勿缺’原则,继续备足抢险所需物料;完善各项应急抢险预案,把准备工作细化再细化。”孔凡新话语不多,却是字字千钧。得令之人,行动迅速,转身便投入新的战斗。
指挥部以东百米之遥,是这场核心区保卫战中最为凶险的林家湖西截流渠段。全长950米的老堤,系1974年当地农民手提肩挑构筑而成,年久失修,隐患重重。
“这是最让人担心的一段,也是当前进行抢险加固,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一段。”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大冶湖核心区防汛抢险指挥部副指挥长万鼎介绍,正在进行的是林家湖西截流渠全线的堤脚加固。过去48小时里,20多台重载卡车不间断作业,超过16000立方米的石料被用于堤脚压实。
林家湖西截流渠之上,设有7个固定值守岗亭,负责该堤段的日常巡查,人员既有来自市直单位、区直单位所组建的防汛突击队,也有金山街道及所属各村的党员干部,总人数超过150人。
王爱珍,王太村党支部书记,950米防线上的三位女书记之一。自5日接到上堤任务以来,多次放弃换岗休息坚守大堤,并主动要求值守夜班。其理由也很充分:“我是共产党员,又是支部书记,人民群众面临危险的时候,必须挺身而出!”。
武艺,金山街办主任,驻守林家湖西截流渠,10多天来一直坚守一线。汛情最紧张的6日,面对昼夜不停的大暴雨,他走了37000多步,相当于把这段堤走了10个来回。每走一步,胶鞋都陷在泥巴里,两个脚磨出10多个水泡。身体快要累垮了。他默默地对自己说:“精神一定要挺住,群众在看着你,他们需要你!”
……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众人之力,换得千米长堤安然无恙。
第五轮强降雨将至,林家湖西截流渠上的值守人员面无惧色,一位年轻人的誓言颇为悲壮——“决战决胜,我们没有退路,身后就是核心区!”
“始终牢记,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
从设在村里的防汛应急指挥部到已成孤岛的自家小楼,虽然距离不到50米,汪仁镇王叶村党支部书记王军民却始终没有回家看一看。
12日下午5点,磊山湖民垸实施分洪过去整整六天,他家小楼也已经在水中泡了几乎相同的时长。
“从决定分洪到完成人员撤离只有3个多小时的时间,我是村里的书记,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自己家里就顾不上了。”6日中午,在镇里接到分洪任务后,他只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把一楼能搬的东西都搬到楼上去,你自己住到亲戚家去”,转身便带着村里的党员干部到可能受到分洪影响的农户家中,挨家挨户做劝离工作。
王军民不仅组织起防汛突击队,帮助村里地势最低的14户人家搬迁,还亲自背起行动不便的老人转移安置。当他一心扑在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的工作上时,完全忘记了自家的5亩鱼池和塑料颗粒厂的财物也淹没在洪水之中。因为转移安置及时妥当,王叶村全村受灾的14户农户,无一人伤亡。
在距离分洪口最近的磊山村,村民们的生活逐步得到恢复。经供电部门连续三个昼夜的奋力抢修,终于在10日下午5时许恢复送电。一辆水罐车每天早晚各来一次,为470多位村民提供清洁的生活用水。民政部门送来部分纯净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资,保障村民基本生活。
受分洪影响需撤离的群众,绝大部分通过“亲找亲、邻找邻”的方式,解决了住宿和吃饭问题。同时,村里还有5户19人都被分散安置在该村18名党员家中。
“对撤离的群众要安置好,仍在分洪区域居住的受灾群众也要保障好。”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大冶湖核心区防汛抢险指挥部政委荣绪俭说,要尽最大努力做好受灾群众全方位的“生活保姆”,绝不让一名群众无干净水喝、无衣穿、无热饭吃、无电用。同时,做好受灾群众的“安全卫士”,打击灾区盗窃、哄抢等不法行为,确保灾区的社会稳定。
与开展救灾和群众安置同步,各项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也已启动。开发区教文卫局向受灾地区,紧急印发洪涝灾害卫生防病知识手册、宣传挂图2.5万份;调集1000公斤消毒晶片,开展水淹的住房、围院、厕所、垃圾池的消毒工作;对每一个受灾重点村派驻2名医务人员,全面开展灾后的卫生防疫工作。
傍晚时分,一艘载着5名党员干部的巡逻船从刘铺村村口的湖面划过,开始了分洪区范围内不间断夜间巡查。刘铺村党支部书记吴高兵介绍,渔船在水上实行24小时巡查,对易滑坡地段和淹没房屋进行监测,最大限度地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愈行愈远的马达隆隆声中,船尾拨开的水花向左右散开,吴高兵的耳边始终回响着这样的声音——“始终牢记,人民群众的生命是第一位的!”( 贾方军 杜鹏 邹海涛 王璐)
[来源:黄石日报]
- 上一篇:黄石财政收入“双过半”
- 下一篇:铁桶“罩”住管涌排险获省防汛专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