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2025年9月1日至30日公布施行的法规政策综述如下:
一、市场监管总局出台《强制注销公司登记制度实施办法》
《实施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05号)共20条,主要规定以下内容:一是明确适用范围。《实施办法》适用于自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之日起满3年未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的公司,对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在注销登记前须经批准的公司,因其行业特殊、与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密切,不适用强制注销程序。二是完善强制注销程序。对拟强制注销公司登记采取批量公告方式,公告期限为90天;对异议申请进行形式审查,相关部门、债权人和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的,即终止强制注销程序;强制注销程序终止或者公司被恢复登记之日起满3年,公司仍未申请注销登记的,公司登记机关可以再次启动强制注销程序;为避免异议程序被滥用,对恶意申请异议等情形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是规定救济举措。公司被强制注销登记之日起3年内,相关部门、债权人和利害关系人认为存在涉诉、涉案等不应当强制注销公司登记情形的,可以提出恢复登记的申请。
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发改数据〔2025〕1154号)围绕培育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提出10个方面具体举措,主要包括: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方面,鼓励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等带头推进联合创新发展,整合推进各类创新资源与服务向数创企业开放共享,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领域专利池建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平台生态圈的融通创新。在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方面,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以企业为主导、需求为牵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在建立开放包容审慎的创新环境方面,规范涉企检查,推进精准检查,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检查,探索推行非现场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必要干扰。引导数创企业守法自律经营,探索柔性执法机制,对首次轻微违规问题依法优先采取引导协商、行政指导、信用承诺等方式处理。
三、农业农村部、工信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农机创新产品中试验证和熟化应用的意见》
《意见》(农机发〔2025〕1号)围绕4个方面提出16项政策举措,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坚持农机研发创制产业化应用导向。鼓励农机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鉴定推广机构、应用主体组成研产推用联合体;坚持全产业链抓农机研发,打通产业链上下游,鼓励农机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鉴定推广机构、应用主体组成研产推用联合体,共同申报实施研发项目,一体化参与项目设计、样机试制、田间性能试验、熟化改进和示范推广。二是全力打造农机熟化应用场景。指导各地依托大型国有农场、农机合作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等,针对不同地形条件、土壤类型和作物品种建设一批熟化应用试验场,为农机创新产品提供充足的田间性能测试和可靠性适用性验证场地。以农机合作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为重点,支持引导其试用租赁或购置应用农机创新产品,及时反馈机具使用效果,示范带动新机具推广应用。三是加强资源要素支撑。强化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导向作用,加快将生产急需、群众欢迎的农机创新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实施“优机优补”。用好创新产品补贴渠道,对短板机具目录范围内取得研发突破、亟需熟化定型的创新产品,根据有关规定给予3年以下的特定补贴支持。对于农机鉴定机构参与熟化应用的创新产品,推动简化鉴定流程。对于农机试验鉴定能力暂无法保障的农机创新产品,支持通过“有资质第三方检测+田间(场院)试验验证+农机服务组织评价”等方式获得补贴资质。
四、人社部出台《企业实施竞业限制合规指引》
《合规指引》(人社厅发〔2025〕40号)共25条,在引导企业合规实施竞业限制方面,明确了实施竞业限制的前提条件,规定企业实施竞业限制,需先确认拥有商业秘密的内容和范畴;明确了实施竞业限制应遵循必要、合理原则,确定实施竞业限制的,应开展必要性评估;明确了实施竞业限制的人员范围,除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外,企业与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约定竞业限制义务的,要提前告知理由,说明需要保守的商业秘密具体内容;明确了企业与实施竞业限制劳动者应公平合理约定权利义务,企业应当尽可能对限制从业企业范围作出具体、明确的约定,无充足理由一般不得约定全国或全世界。在确定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和违约金方面,规定企业应根据企业商业秘密的研发成本和商业价值、限制从业范围、劳动者在职期间工资水平、对劳动者就业择业和职业发展的影响等合理确定经济补偿;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月经济补偿一般不低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且不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竞业限制期限超过1年的,月经济补偿一般不宜低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50%;企业在竞业限制期限内以货币形式按月向劳动者及时支付经济补偿,不得以日常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奖金中已包括竞业限制补偿为由拒绝支付;违约金的数额要根据劳动者泄露商业秘密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数额合理确定,一般不宜超过约定竞业限制经济补偿总额的5倍。
五、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法治宣传教育法》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法治宣传教育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主要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举措:一是规定了法治宣传教育的领导体制和机制。明确法治宣传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导、各方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应当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本部门、本系统法治建设总体部署并组织落实。二是规定了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法治原则、法律制度和法律常识,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和成就,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等。三是规定了国家机关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精神,实行普法责任制。明确司法行政部门主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群团组织、事业单位都有结合各自职责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义务,并鼓励支持企业、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开展和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四是强调法治宣传教育是面向全体人民的教育。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体系;同时把“关键少数”和“未来多数”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从青少年抓起。五是要求有关部门、单位、新闻媒体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等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和方法,根据不同地区、行业、群体的法治需求精准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并规定了支持法治宣传教育有效开展的保障与监督措施。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关于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