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石市供销社系统在省社的悉心指导下,积极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等难题,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关键环节综合性和全程托管服务。全系统每年提供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400万亩次以上,系统农业生产服务收入完成近3亿元。2024年争取中央农业社会化专项奖补资金444万元,已全部完成验收并拨付到位。
一、织密惠农服务网络,提升网络覆盖力
依托全市系统60家基层社以及700多家基层服务网点,积极推进为农服务“两中心一站”网络建设工程,打造覆盖省市县乡村四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搭建县级综合服务平台、创办镇级“种田公司”、升级村级供销站点,不断提示服务能力。一是提档升级基层网点,在原有的12家农资配送中心,59家庄稼医院,177家农资连锁店基础上,按照10服务要求,打造具有农资直供、智能配肥、农机服务、烘干仓储、统防统治、农民培训功能的为农服务中心61家。二是强化专业合作,以土地、资金、技术、产品为纽带,强化组织联结和利益联结,把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加快培育专业服务类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营造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市系统领、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近500家,其中领创办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公司)57家,控股参股湖北荆香园、大冶超丰、大冶鑫奔、阳新供销情等合作社(公司)21家,拥有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各类农业机械1228台套,农机总动力达25万千瓦。三是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阳新荆头山农服中心、尚仁食用油科技加工产业园等一批涉及农服项目建设,总投资额达1.38亿元,业务涵盖大棚育秧、无人机飞防、深耕深施、烘干、存贮、大米加工、油料加工等方面,促使系统从单纯的农资买卖向“耕种管收”全过程进一步延伸。
二、壮大农业服务主体,提升主体培育力
通过积极培育多元化、专业化服务主体,解决“谁来服务”问题,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能。一是开展系统内联合合作,与省社农服集团合作在大冶成立了由省市县乡四级供销社共同持股的湖北楚丰铜都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公司由供销社、农机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同出资组建,按照“3+3+3+1”模式运行,农服公司与农户签订全托管或者订单托管协议,为农户提供个性化农服套餐,由供销社负责育种配肥、田间管理、农技支持(育、管、技)三环节,农机合作社负责机耕、机种、机收(耕、种、收)三环节,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烘干、储存、加工(烘、储、加)三环节,销售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供销集采集配公司负责,实现了“一粒种子到餐桌”的种、肥、稻、米一体化发展,服务农户1700户。农户生产成本农机作业每亩降低20-36元,农资集采每吨降低300元,粮食产量提升每亩50斤,粮食价格每公斤提高0.5元,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等难题。二是加快基层供销社的重建提升,通过整合白沙、枫林、龙港等镇级基层社资源,赋予基层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形成服务的基础支撑,自有各类农机170台套,每年可提供机耕、机播、飞防、机收、烘干等各类服务10万亩次以上,惠及小农户2100余户。三是打造“社有企业+配送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订单农业”模式。通过成立新隆丰、佳佳惠等供应链公司,控股参股超丰米业、供销情粮油、绿庄缘粮油、自由乡粮油等生产企业,与省供销粮油、祥云粮油、三元实业、富川油脂等企业达成业务合作,为72家学校、机关、企业、大中小型餐饮场所提供全品类食材配送服务,业务配送额达5亿元。与茗山镇、大王镇、章山街道等地6个具有一定基础的农业产业园签订订单农业协议,按照销售端要求制定生产标准,试行“订单农业”,开展生鲜集采集配,解决部分农民卖难卖贱、市民买难买贵问题。四是参与县域农产品品牌建设。紧扣市委市政府“擦亮地标品牌、做强特色产业”部署,以“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抓手,推动“阳新屯鸟(tun)”“黄金湖甲鱼”“西塞鳜鱼”等区域公用品牌从“有名”向“有实”转型,在品牌打造、市场拓展、苗种繁育、养殖基地、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上积极作为。
三、推动服务提质扩面,提升服务创新力
积极发挥供销社系统服务主体为农服务的带动作用,实现从“地里”到“餐桌”的生产、流通、销售的全链条产业服务。一是畅通农资供应渠道,注重做好产前服务。以大冶市吉华公司、阳新县生资公司为龙头,按照“六统”要求,建立上连厂商,下连终端客户,畅通有序、高效运转的农资流通网络体系,实现农资直供配送,降低流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年供应化肥10万吨,实现本地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每吨化肥为农户节约成本300元,初步实现了“集采+地头直送+地头回收”模式。二是提供育秧植保防治技术,注重做好产中服务。建立了育秧育种。病虫防治、科学施肥、测土配方、出诊巡防、预防预报、统防统治等联动机制。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投资4400余万元打造现代化水稻育秧基地,并投入640余万元购置旋耕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构建覆盖“育—耕—种—管”全流程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服务范围覆盖鄂州、咸宁、江夏等3市8县,带动周边2万余农户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亩均增产约15%,年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入股领办大冶市农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针对保安、还地桥、金山店等地狗血桃种植受病虫害影响,与桃农签订防治合同,全程参与防治,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改善了果品品质,为桃农每亩增收节支315元。三是保障产品加工购销,注重做好产后服务。通过参股控股龙头农业企业,按照“龙头企业+联合社+农户”的模式,为农户提供代收、初加工、购销等服务。绝对控股的供销情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打造了集土地托管、连续式粮食烘干系统、粮食仓储、综合利用面粉加工、农资商贸市场等项目为一体的农业集团化经营模式,实现全托管服务面积2.13万亩,大米烘干、加工能力可达120吨/天。参股企业超丰米业有限公司,日烘干、加工能力达到300吨以上,2024年累计烘干、加工粮食3万多吨。四是加强与政府部门联动合作,探索为农服务新模式。今年4月,总投资3200万元的大冶市金牛三农服务中心已正式运营,通过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供销主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整合农机、农技、畜牧、兽医等公共服务资源,将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经营有机结合,减少中间环节,为农户提供“一站式”农业生产服务。2024年,系统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实施,实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近3000万元,粮食增产8000万斤,农民增收7000万元。(夏亮)
- 上一篇:关注企业发展 做好供销服务
- 下一篇:市供销社下乡调研 为柑橘产业抗旱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