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由黄石市人民政府发文的《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正式出台,这意味着新一轮商事制度改革再度来袭,不过这次带来的是肃清的“严管”之风。
门槛一降再降,入市一松再松,近年来商事制度改革中“三零政策”、“三证合一”、“先照后证”等一系列的改革新政刺激着市场迅速增大。今年1-5月份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986户,比上年同期增长31.99%;新登记注册资本167.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01%。黄石市场主体增量如同驶上了快速通道,一路飙升让人侧目。
面对日渐庞大的市场主体总量,如何用强有力的手段监管到位,成为了“宽进”改革以后一大难题,黄石市政府适时出台“严管”新政《意见》。
《意见》以构建“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多元共治”的市场监管体系为目标,意在逐步建立以行业专业监管为基础、协同监管信息网络为支撑、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为方向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意见》要求制定部门监管责任清单,并且明确提出了涉及审批事项的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的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并着重提出审批部门的监管责任,指出在多种情况下,经营者没有获得审批许可的,应由审批部门查处。短短几句话,清清楚楚划分了责任田,让主管部门不再凭借是否有证来判断监管责任,也让监管部门更有底气,没有证也得管,还得狠狠管。而五月中旬在黄石部分试点的监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也将在年底前实现全面普及。
信息交换平台有什么意义?举一个例子,申请人想开一家餐饮店,他在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后,工商局工作人员只需动动手指,营业执照信息将立刻通过平台送往食药监局工作人员的手中,提醒食药监局工作人员及时督促申请人前往办理相关许可审批。而原来这样的信息只能定期纸质传送,效率与监管力度不可同日而语。
“平台是媒介,最重要是协作监管。”市工商局信用监管局工作人员一句话,也道出了《意见》的核心——为部门协同监管提供指导性意见。当然,《意见》也提到了建立信用约束联合惩戒机制,在2016年底前建立“信用黄石”网站,向社会公示信息,并同时建立健全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失信行为联动响应和联合惩戒机制。在这一系列“严管”机制的刺激下,“诚信”是否能成为黄石市场中一股新势头,未来大有可期。(张瑾)
[来源: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