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打造粮食产业链 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发布时间:2024-05-30  所属栏目:各地动态  点击次数:451  返回上页

荆门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资源禀赋优越,农业基础扎实,生态底色良好。近年来,市供销社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整合资源,发扬优势,补齐短板,持续打造集种植、收储、加工、销售、贸易为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走在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前列,为维护粮食安全作出供销贡献。

一是建设惠民农贸超市,打造粮食销售终端。2019年,市委、市政府决定中心城区不再新建农贸市场,通过建设惠民农贸超市逐步替代农贸市场作用,并将“在中心城区全面推行惠民农贸超市建设”作为民生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交由市供销社承办,规划“五年建设42家、4.2万平方米的惠民农贸超市”。5年多来,市供销社在中心城区建成惠民农贸超市44家,新增经营面积4.6万平方米,新提供就业岗位880个,年实现销售9亿元。惠民农贸超市设有荆品名门专区、消费帮扶农产品专区、蔬菜基地专区,集中销售国宝桥米、洪森香米、京和大米及高油酸菜籽油、千里香芝麻油等,成为销售荆门粮油的可靠平台。惠民农贸超市的建设解决荆门作为粮油生产大市长期没有自主销售终端的问题。在2020年春季、2021年夏季、2022年多波疫情冲击,市供销社惠民农贸超市在稳定市场、平抑物价、抗击疫情等方面,充分发挥集体企业主力军作用,高质量完成中心城区57万人生活物资保供稳价任务,成为市委、市政府关键时期抓得住、用得上、靠得住的重要力量。

二是组建荆粮集团,开展粮食储备、加工和贸易。2020年6月,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关于“推进社有企业并购重组,在农资、棉花、粮油、鲜活农产品等重要涉农领域和再生资源行业,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要求,调整原粮食系统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组建湖北荆品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荆粮集团”),由市供销社负责荆粮集团经营管理。荆粮集团组建后,在粮食储备方面,完成国家、省、市级8万吨政策性粮油安全储备和2万吨粮油轮换任务,北郊粮库与武汉轻工大学舒在习教授团队合作,联合开发、试验动静态隔热绿色储粮技术,成为全国59家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粮库之一,让储备粮管理更安全。在粮食种植、加工方面,推进优质稻米工程,以“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开展订单种植,发展优质粮源基地8万亩,推进优质稻品种试验示范,在种植条件好的乡镇建设试验示范高产特优和高产特色带动基地15处。与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推进稻米深度加工、综合利用,推出荆粮1号、2号、3号系列大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粮食贸易方面,与两广、云贵川黔多地粮库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开展粮食贸易2.4万吨。2023年,铁路专用线完成货运量30万吨,其中20万吨为粮食产品,创铁路专用线建成使用后的历史记录。荆粮集团的组建运营,解决了供销企业、粮食企业长期在荆门粮食生产领域相互封闭、各自为战的问题,为构建上下游配套、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粮食产业链创造条件。

三是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粮食稳产增收。2023年,市供销社争取中央财政支农资金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资金1490万元。聚焦粮油种植“耕、种、防、收”四个环节,全市供销社系统完成粮油种植全托管服务面积22.7万亩,每亩水稻增产60斤、每亩油菜增产15斤,每亩农田降低生产成本105元。通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探索出“农服降价、农田种满、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荆门供销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形成“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新局面。深入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解决农村无人种地、无人种粮的现实难题,为荆门打造粮食产业链提供量大质优的粮食基础。

立足实际,着眼长远,荆门市供销社用心打造的“供销企业销售粮食、荆粮集团收储和加工粮食、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粮食”的全产业链,成为市委、市政府发展粮食产业、服务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得到全国供销总社、湖北省社充分肯定。2023年,荆门作为全国地市州供销社唯一代表在全国供销总社在广东省江门市召开的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来源:荆门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