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门市供销社紧紧围绕“怎样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下,种好地、好种地,切实提高农民收益”这一课题,立足主职主业,发挥供销功能,组织开展土地托管、飞防播种、配方施肥、集采集配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农业服务组织,持续推动本地农业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增效。
夯实基层组织,健全流通网络。大力恢复乡镇基层社,推动一批为农服务功能丧失的“空壳社”转型为全方位服务农民群众的标杆社。持续恢复发展基层社13个,创建总社标杆基层社2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47个,统筹总社、省社示范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等资源,发展村级供销社523个。初步形成市、镇、村三级联动的服务体系,着力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路。
发挥保供职能,提升服务能力。通过以供销农资大市场和天门供销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为依托,积极开展“农资保供稳价,满足春耕需求”行动,将推广新型植保防治技术、线上线下农资宣传、技术培训、农资供应服务和肥料、种子、农药的储备、配送双规并行。积极促进京晟测土配方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社等开放办社企业,与农业土肥部门合作,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配方施肥,年配方施肥面积10万亩以上。在春耕备耕关键期,天门市社检查农资大市场2次、乡镇经营店55家。调度115个经营网点和525家村级综合服务社,主攻保价稳供,配送化肥20000吨、农药30吨、农膜300吨、种子500吨,让农民育安全种、用放心肥、种安心地。
创新办社方式,助力产业培育。积极吸纳苗苗蔬菜专业合作社、绿丰专业合作社、七屋岭知青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集配中心,整合当地大、中、小型蔬菜种植经营户,规模带动农民参与经营,多措并举开展服务。利用供销网络优势,开展集采集配、统收统销,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主动下沉为农户、合作社提供政策指引,技术支持。目前已帮助4家参与集采集配的合作社申报奖补资金约16万元,其合作农户户均增收1620元,节约运输、蔬菜损耗等成本10-20%,为150多人提供技能培训及就业岗位。力争达到农民创收、居民就业、合作社增收,三方满意局面。
实施品牌兴社,助力产业培育。充分发掘具有天门人文地理特色农产品,通过投资入股、引进基金合作等方式,与德云电商、魔力文化等本土文化企业合作,吸纳进入省社供销“荆选”销售平台。通过积极组织天门供销荆萱黄花菜、元淼糍粑等20余家特优农产品参加食博会、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直播带货等活动,与现场展商、电商平台达成意向性销售约25万元。
来源:天门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