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随州市供销社坚持“学”字当头、“深”字发力、“实”字落地,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发展成果,始终践行“为农、务农、姓农”服务宗旨,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在随县尚市镇探索出一条“小切口、大服务、全产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新模式。
(一)整合要素,打造土地“管家”。“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是当下不少农村面临的现实,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解决好“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市供销社引领指导随县炎丰尚市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以前单纯的农资供应,向农业综合服务延伸,实现从“卖商品”到“卖服务”的转变。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民”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模式,吸纳入社农民118户,盘活利用现有的育秧工厂、粮食收纳中转库、粮食烘干设备、旋耕机、收割机、插秧机等生产加工资源,与1000余户农民签订长期土地托管和流转合同,共流转土地1323亩,全托管、半托管为农服务面积达3万余亩。同时,合作社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育秧插耕、机种机收、统防统治、粮食烘干等全程化、多样化、优质化服务,实现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目前已为社员及农户提供育秧服务1100亩,机插秧服务900亩,提供粮食烘干服务800吨,全托管、半托管为农服务面积2600余亩,让农民当上了“甩手掌柜”,安心外出务工。
(二)整合服务,创新服务方式。为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突出综合服务社的“一店多能、一网多用”。市供销社给予尚市镇敖棚村综合服务社和网上便民服务中心资源倾斜,主动联系随县炎丰电子商务公司平台与该社对接,把供销社办到网上去,铺开电子商务渠道,打开了“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为农民提供购物消费、信息咨询、物流配送、便利金融等“一站式”服务,使农民真正享受到电子商务时代的便捷消费。截至目前,该社已通过线上对接、线下销售的方式实现当地水果农副产品销售量400余吨、销售额90余万,成为当地一张亮眼的“名片”。
(三)整合资源,打通产销对接。市供销社引导尚市镇供销社大胆创新、主动作为,将农民与市场连接起来,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推介会、订货会,开展大米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全链条服务模式。通过成功申报“SC”食品生产许可证和注册当地特色商标“星申村”,大大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先后与曾都区供电公司食堂、顺泰仓储等企事业单位开展长期合作,年销售大米200吨,带动农户人均增收1000至2000元。尚市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外拓市场、内联农户,新发展社员500户,打造“合作社+专项指导+订单合同+农户+商家”产销一体化服务平台,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技术推广、质量安全探索出了新路子,形成了从种苗到餐桌的全链条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供销力量。
来源:随州市社
- 上一篇:“三聚焦”全力推进“三位一体”综合改革
- 下一篇:强化制度建设 筑牢制度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