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当阳市供销社紧紧围绕“五社”建设目标,结合市社实际,认真谋划,分析研判。一方面,探索供销社发展新思路,着力解决“三农”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突破瓶颈制约。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如何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汇聚到“餐桌灶头”,减少中间环节,促进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销售方面步入快车道,推动农产品生产与销售高质量发展,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让广大农民得到真正实惠,不负“好春光”,年年 “好兆头”。
一是疫情防控启迪新思维。封控下的小区居民为了购买新鲜蔬菜,没少吃“苦头”。价格合不合理,菜品新不新鲜成了老百姓的头等大事。面对社区居民蔬菜消费的分散性、多样化需求,群益蔬菜等专业合作社不断调整运销策略,在配送蔬菜时,围绕老百姓的需求,对相关信息边了解边整合,探讨制定更优方案。疫情期间成功通过微商销售模式,每天销售蔬菜2万多斤,既解决了广大市民吃菜难的问题又把农民滞留在田间的蔬菜销售出去,确保菜农不减收,不仅履行了特殊“战役”下的职责与担当,更是做到了“安全、时效、物美、价廉、双赢”,“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得到有效推进。
二是基层治理赋予新责任。年初我社与玉阳街道办太子桥社区签订共建协议,通过党员下沉社区活动,发挥供销社为农服务作用。将在当阳城区设立以净菜为主导产品的社区生鲜店,加强与当阳市群益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企业深度合作,做好生鲜蔬菜配送,帮助培训生鲜销售管理人才,把服务人民群众的实事办实。
三是打通农产品销售承载新使命。采取开放办社、参股等形式,联合社会力量,发展蔬菜产品销售、加工、仓储物流项目。依托群益蔬菜专业合作社,投资2500万元,征地12亩,新建蔬菜销售、加工、仓储物流项目,做实县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积极参与汉宜优质农特产品产销对接,实施特色种植业提升行动,拓展消费扶贫,将长坂坡菜籽油推向省内乃至全国市场,奏响服务乡村振兴“主旋律”。
四是服务“两头”树立新品牌。在大局中定位,从小处着眼,瞄准农民田间地头和市民餐桌灶头,大力开展为农服务。大力支持以褚家湖粮食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关于土地分类的托管服务,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加强与各合作社的联系、加强对农业农村的调研,优化土地托管业务,不断提升市供销社服务“三农”水平,实现各合作社发展壮大、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农民增收等多赢局面。支持“苕娃子”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现网红华丽转身,以谋发展、立项目、强品牌作为发展思路,通过红薯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品尝薯片、红薯汁等形式吸引市民关注餐桌,引领健康食品消费,促推相关产业链不断壮大。
来源:当阳市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