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打好开局之年主动仗 武汉市供销社全面部署 2021年各项工作

发布时间:2021-03-08  所属栏目:各地动态  点击次数:2768  返回上页

2月26日,武汉市供销社召开全系统2021年工作会暨市社第五届理事会、监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通报了区供销社2020年度综合业绩考核表彰决定,总结了市供销社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分析了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与新任务,部署了2021年主要工作。3家区供销社及市社出资企业作交流发言。武汉市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程春生作工作报告,市供销社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张家才主持会议。

过去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武汉市供销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供销社改革发展,全面完成全国总社、省社综合业绩指标和市委、市政府绩效管理目标。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全系统70个基层党组织、400余名党员干部第一时间下沉社区,开展“四类人员”排查、社区封控等工作。建成应急物资储备中心8个,组织农副产品直供710多个社区、配送总量1.1万余吨。调度8000万元资金,组织采购储备化肥5万余吨,化肥市场占有率从常年的74%提升到90%。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市、区供销社联合建设的新泰青砖茶产业园项目竣工,列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黄鹤楼凤凰寨茶园项目完成70万株茶苗种植。农村电商平台上架武汉市对口帮扶6县1区的扶贫产品270余款,线下与各区社联合,在全市建成7个消费扶贫专馆、9个消费扶贫专柜、24个基层电商服务站,对接全市1559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落实消费扶贫,实现销售1.13亿元。全力打好经济复苏保卫战。努力克服疫情对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积极争取惠企政策,落实纾困资金近1亿元,成功发行中期票据1.6亿元,为1000余户承租主体减免租金。山绿集团加快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5号智能冷库项目主体完工,已提前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现代农业集团流转土地试验种植优质大米,“武供优选”大米被列入市级扶贫产品目录;重组成立黄鹤楼茶业集团,打造茶叶种植-加工-营销全产业链,社有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五年来,武汉市供销社全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实现综合经营服务总额1068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67.9%。全国总社综合业绩考核连年保持第一方阵,2017年和2019年位列第一。全系统实现土地托管、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服务面积36万亩,开展“党建引领 村社共建”,共建成三农服务中心116家、村级综合服务社1497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不断健全,累计建设规范化回收站点1563个,市级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分拣中心53个,再生资源年回收量超过400万吨。“12368”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组建现代农业、冷链物流、再生资源、资产经营、黄鹤楼茶业等五大集团,建设山绿全自动智能低温4号库、7000平方米干仓及5号智能冷库、黄鹤楼青砖茶产业园、木兰云雾生态农庄、再生资源大厦等一批重点项目,为持续发展积聚后劲。

2021年,武汉市供销社将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力争全系统经营服务总额达到1140亿元,销售总额625亿元,为武汉市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作出贡献。一是大力实施培育壮大工程,探索“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武汉模式,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二是扎实开展现代为农服务,创建惠农服务平台;拓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新增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4.8万亩;促进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72亿元。三是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基层社提质扩面,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提高综合服务社能力水平。四是推进社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项目兴社,推进整合重组,在现代农业、冷链物流、再生资源、资产经营、茶叶、电商等为农服务领域形成若干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五是深入推进“两网融合”,提高分类回收水平,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全市实现再生资源回收量420万吨,实现再生资源销售额160亿元。六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着力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七是扎实推进平安供销建设,强化源头预防,减少涉稳苗头;强化智能建设,推动安全生产管理提档升级;强化综合治理,积极履行社会职责。

会议还根据市供销社《章程》替(增)补了理事会理事、监事会监事,召开了理事会、监事会会议。

武汉市供销社全体领导,市纪委监委派驻组领导,市社第五届理事会全体理事、监事会全体监事,各区社、出资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市供销社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来源:武汉市供销社